2016 Dec 10 Day 3 從東到西
高山景觀列車->綠石小鎮->馬松森湖
早安唷~
貓先生有早餐強迫症,如果飯店0600開始用早餐,那麼他0600要去餐廳報到。如果0700開始,那就0700報到。
楓糖雖然同為早起派,但得配合他的時間調整作息。
小熊熊發現好大的松果!
洋人的世界,大概從11月開始,就飄著聖誕節的氣氛。
楓糖這團今日行程係搭乘高山景觀列車,因此會比較早出發。
糖弟那團今日將搭國內線飛往皇后鎮,可以晚點用早餐。(難怪拉車里程最少)
這兩團的後續行程都不會再遇見…
這張是在高山景觀列車前的全團大合照
要再次謝謝強生大哥每次每次地揪團員合照、帶動氣氛,對於他無私的分享,楓糖打從心底的感謝。
接下來網誌中若出現團員大合照的照片,不用懷疑,絕大多數都來自強生大哥的分享
當然要來跟列車拍照囉~
車廂編號以LED方式顯示於車門上

這是條橫越紐西蘭南阿爾卑斯山脈的火車,也是世界上最長的「單軌」鐵道列車
先來介紹一般車廂
座椅中間可插入耳機(雙插孔,只能在列車上使用),每到一個地方會有語音導覽
有京片子的中文,內容除地理介紹外,亦講述歷史
列車首先行駛在坎特伯雷平原,道路兩旁都是牧場
想知道紐西蘭的道路兩旁會看見什麼動物嗎?
詳情請點「小東西大集合--動物篇」
來講個小插曲,等所有團員都坐定位,列車行駛一段時間後,此時強生大哥只要看到男團員瘦、膚色偏黑,就開口:「我看你好像是玩三鐵的!」
(貓先生就被問過XD)
不過我們團裡還真的有人承認自己是「520雙塔」,湯瑪士馬上跟他開聊,從此一路上都稱他「雙塔」
等行駛到某個地方,湯瑪士開始鼓勵團員前往最前方的「景觀車廂」(完全無車窗)拍照,要注意保暖及下車時間。
前往景觀車廂途中,會先經過「餐車」
在車廂中放這麼大棵聖誕樹,讓楓糖想起H&M的聖誕節廣告
紐西蘭的春天,色彩非常豐富
這個季節由魯冰花擔任值星官
愈往山頂開,溫度愈低,雲霧愈大…
下雨了!只好回座位待著
可能因為沿途各站無人上、下車,也可能是駕駛司機不小心腳滑,列車比預估時間提前抵達亞瑟斯隘口。(幾乎所有旅遊團都在這下車)
風大、雨大、天又冷,加上貌似有團員還沒下車,湯瑪士請大家站在淋不到雨的地方,趕緊找人去。
幸好那人已下車,只是站在比較遠的地方。大家集合完畢,搭著遊覽車往下一個景點奔去。
這一路,我們已從東岸移動到西岸。
紐西蘭約臺灣7倍大,人口密度只有臺灣1/7
毫無疑問,紐西蘭的羊羊比人多;不只如此,羊口也比臺灣的人口還要多XDD
紐西蘭北島屬於火山地形(地熱+溫泉)
南島屬於冰川地形(還有峽灣地形)
紐西蘭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印度-澳洲板塊。常有小地震釋放能量,但偶爾也會有大震。
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,西邊陡峭、迎風多雨;東部多緩坡,相對雨量較少
海平面以上,每上升100公尺,溫度下降0.6度,從塔斯曼海吹來帶有豐厚水氣的海風到一定高度,遇到零度凝結成冰,便形成「零度線」(這景象在往後行程中還算常見)
在西元1642年,由一位荷蘭的航海家阿貝爾‧塔斯曼第1次發現這塊尚位標記於地圖上的新大陸,並以家鄉Nieuw Zeeland命名,不過他並未登陸。
一直到1769年,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‧庫克正式登陸,經庫克編譯後,這塊新大陸以英文正名為「NEW ZEALAND」
今日午餐用餐地點為綠石小鎮Hokitika
1846年代發現金研而成為風華繁榮一時的淘金小鎮。在我們用餐的時候,太陽慢慢地露臉
這家餐廳的、沙拉都採自助式,但沒有提供盤子
要等拿到主餐時,再拿著該餐盤裝配菜
用餐完畢後,稍稍在鎮上逛逛
這是小鎮鐘樓
真相永遠只有一個(被巴飛)
櫥窗裡的東西頗吸引人
逛著逛著,發現一些臺灣沒看過的汽車品牌
詳情請點「小東西大集合--汽車篇」
Hokitika這些字母是由漂流木組成
後面便是塔斯曼海
因為明天的行程是福克斯冰河健行,所以今日便住到了福克斯冰河小鎮。
小鎮附近有個「馬松森湖」,是下午的景點。
湯瑪士要大家去看「寒帶雨林」
這是環湖步道入口處的咖啡館,也賣些紀念品
拍這個告示牌,完全是為了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符號
左上角,紐西蘭環境保護部
右上角,像建築物那個,UNESCO
聯合國教育、科學、文化組織
右上角,有個類似菱形,世界遺產
有沒有感覺這個湖很了不起~
這個圍欄是通電的
經過吊橋
貓先生的背影
這條河川並非被污染,而是充滿礦物質的顏色
不知道這是啥,只覺得它們長得好可愛
可能是苔蘚一類的吧
那是湯瑪士的腳腳XD
紐西蘭因土壤肥沃,樹木生長很快
別的地方要長60年,這邊可能20年就可達成

要天氣晴朗、無風,才會產生「鏡面」的效果
很可惜,今日風大,湖上都是水紋
楓糖記得在這裡,湯瑪士提到三種魚類
一、鰻魚。因為這裡沒有吃饅魚的習慣,曾經有人開了一家「炸饅魚
店」(忘了在哪兒),最後關門收場。(難道沒有日本人想在發
展饅魚飯嗎…)
二、鮭魚。在行程後面某一天,會帶大家去品嚐「由純淨冰河水所養殖
的鮭魚生魚片」…湯瑪士還形容了該生魚片美味的程度後,反問
大家:「有人會想吃鮭魚『熟』魚片嗎?」
連不愛吃生魚片的楓糖,都想知道這生魚片到底有多美味…
(處理鮭魚生魚片的確比處理鰻魚飯容易些…)
三、鱒魚。在紐西蘭,鱒魚除了贈予,禁止以交易的方式取得。簡單
的說,鱒魚沒得買,想吃,你自己來釣。
(這招高啊!不但做好鱒魚保育,也增加吸引觀光客的籌碼!)
湖很漂亮,當然要拍一張

在旅館用晚餐
鮭魚沙拉(又是個看起來像主餐的前菜)
主餐:連小熊熊都想吃的羊膝
餐後在小鎮上閒逛,商店都已打烊
早安唷~
貓先生有早餐強迫症,如果飯店0600開始用早餐,那麼他0600要去餐廳報到。如果0700開始,那就0700報到。
楓糖雖然同為早起派,但得配合他的時間調整作息。
小熊熊發現好大的松果!
洋人的世界,大概從11月開始,就飄著聖誕節的氣氛。
楓糖這團今日行程係搭乘高山景觀列車,因此會比較早出發。
糖弟那團今日將搭國內線飛往皇后鎮,可以晚點用早餐。(難怪拉車里程最少)
這兩團的後續行程都不會再遇見…
這張是在高山景觀列車前的全團大合照
要再次謝謝強生大哥每次每次地揪團員合照、帶動氣氛,對於他無私的分享,楓糖打從心底的感謝。
接下來網誌中若出現團員大合照的照片,不用懷疑,絕大多數都來自強生大哥的分享
當然要來跟列車拍照囉~
車廂編號以LED方式顯示於車門上
這是條橫越紐西蘭南阿爾卑斯山脈的火車,也是世界上最長的「單軌」鐵道列車
先來介紹一般車廂
座椅中間可插入耳機(雙插孔,只能在列車上使用),每到一個地方會有語音導覽
有京片子的中文,內容除地理介紹外,亦講述歷史
車廂是近幾年才升級,採用這種景觀列車的車窗設計
列車首先行駛在坎特伯雷平原,道路兩旁都是牧場
想知道紐西蘭的道路兩旁會看見什麼動物嗎?
詳情請點「小東西大集合--動物篇」
來講個小插曲,等所有團員都坐定位,列車行駛一段時間後,此時強生大哥只要看到男團員瘦、膚色偏黑,就開口:「我看你好像是玩三鐵的!」
(貓先生就被問過XD)
不過我們團裡還真的有人承認自己是「520雙塔」,湯瑪士馬上跟他開聊,從此一路上都稱他「雙塔」
等行駛到某個地方,湯瑪士開始鼓勵團員前往最前方的「景觀車廂」(完全無車窗)拍照,要注意保暖及下車時間。
前往景觀車廂途中,會先經過「餐車」
在車廂中放這麼大棵聖誕樹,讓楓糖想起H&M的聖誕節廣告
餐車提供咖啡和輕食
紐西蘭的春天,色彩非常豐富
這個季節由魯冰花擔任值星官
愈往山頂開,溫度愈低,雲霧愈大…
下雨了!只好回座位待著
可能因為沿途各站無人上、下車,也可能是駕駛司機不小心腳滑,列車比預估時間提前抵達亞瑟斯隘口。(幾乎所有旅遊團都在這下車)
風大、雨大、天又冷,加上貌似有團員還沒下車,湯瑪士請大家站在淋不到雨的地方,趕緊找人去。
幸好那人已下車,只是站在比較遠的地方。大家集合完畢,搭著遊覽車往下一個景點奔去。
這一路,我們已從東岸移動到西岸。
紐西蘭約臺灣7倍大,人口密度只有臺灣1/7
毫無疑問,紐西蘭的羊羊比人多;不只如此,羊口也比臺灣的人口還要多XDD
紐西蘭北島屬於火山地形(地熱+溫泉)
南島屬於冰川地形(還有峽灣地形)
紐西蘭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印度-澳洲板塊。常有小地震釋放能量,但偶爾也會有大震。
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,西邊陡峭、迎風多雨;東部多緩坡,相對雨量較少
海平面以上,每上升100公尺,溫度下降0.6度,從塔斯曼海吹來帶有豐厚水氣的海風到一定高度,遇到零度凝結成冰,便形成「零度線」(這景象在往後行程中還算常見)
在西元1642年,由一位荷蘭的航海家阿貝爾‧塔斯曼第1次發現這塊尚位標記於地圖上的新大陸,並以家鄉Nieuw Zeeland命名,不過他並未登陸。
一直到1769年,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‧庫克正式登陸,經庫克編譯後,這塊新大陸以英文正名為「NEW ZEALAND」
今日午餐用餐地點為綠石小鎮Hokitika
1846年代發現金研而成為風華繁榮一時的淘金小鎮。在我們用餐的時候,太陽慢慢地露臉
這家餐廳的、沙拉都採自助式,但沒有提供盤子
要等拿到主餐時,再拿著該餐盤裝配菜
用餐完畢後,稍稍在鎮上逛逛
這是小鎮鐘樓
真相永遠只有一個(被巴飛)
櫥窗裡的東西頗吸引人
逛著逛著,發現一些臺灣沒看過的汽車品牌
詳情請點「小東西大集合--汽車篇」
Hokitika這些字母是由漂流木組成
後面便是塔斯曼海
因為明天的行程是福克斯冰河健行,所以今日便住到了福克斯冰河小鎮。
小鎮附近有個「馬松森湖」,是下午的景點。
湯瑪士要大家去看「寒帶雨林」
這是環湖步道入口處的咖啡館,也賣些紀念品
拍這個告示牌,完全是為了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符號
左上角,紐西蘭環境保護部
右上角,像建築物那個,UNESCO
聯合國教育、科學、文化組織
右上角,有個類似菱形,世界遺產
有沒有感覺這個湖很了不起~
這個圍欄是通電的
經過吊橋
貓先生的背影
這條河川並非被污染,而是充滿礦物質的顏色
不知道這是啥,只覺得它們長得好可愛
可能是苔蘚一類的吧
那是湯瑪士的腳腳XD
紐西蘭因土壤肥沃,樹木生長很快
別的地方要長60年,這邊可能20年就可達成
要天氣晴朗、無風,才會產生「鏡面」的效果
很可惜,今日風大,湖上都是水紋
這個東西,毛利人稱 karu,意即:生命的起源
臺灣人:我們稱做「過貓」啦!
沿著湖走,還是找到一小塊鏡面
楓糖記得在這裡,湯瑪士提到三種魚類
一、鰻魚。因為這裡沒有吃饅魚的習慣,曾經有人開了一家「炸饅魚
店」(忘了在哪兒),最後關門收場。(難道沒有日本人想在發
展饅魚飯嗎…)
二、鮭魚。在行程後面某一天,會帶大家去品嚐「由純淨冰河水所養殖
的鮭魚生魚片」…湯瑪士還形容了該生魚片美味的程度後,反問
大家:「有人會想吃鮭魚『熟』魚片嗎?」
連不愛吃生魚片的楓糖,都想知道這生魚片到底有多美味…
(處理鮭魚生魚片的確比處理鰻魚飯容易些…)
三、鱒魚。在紐西蘭,鱒魚除了贈予,禁止以交易的方式取得。簡單
的說,鱒魚沒得買,想吃,你自己來釣。
(這招高啊!不但做好鱒魚保育,也增加吸引觀光客的籌碼!)
湖很漂亮,當然要拍一張
回程,不忘和吊橋合照
在旅館用晚餐
鮭魚沙拉(又是個看起來像主餐的前菜)
不太有印象這是什麼濃湯
感覺像被壓力鍋壓過,但是壓的不太久
關節附近的軟骨、碎肉不容易分離
甜點有乳酪蛋糕(上層是百香果)和冰淇淋
餐後在小鎮上閒逛,商店都已打烊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