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空屋」讀後感



  

 
 
 
 
 
  
 福爾摩斯探案系列其中一本,是短篇集。
 這次是第二次閱讀,但上次看這本小說,大概是國小的時候吧。
 楓糖一點也不排斥閱讀早期(很久以前)的推理小說,畢竟古早人還是要吃飯、一樣會喝酒、同樣要工作,會殺人的還是會殺人。
 只有科技的落差,會給予讀者強烈的時代感。(題外話1)
 因此楓糖把重點「誤」在這些落差上XD 
 這是從監理站的漂書書櫃借閱。

 

 

 空屋
 福爾摩斯歷劫歸來的第一篇故事。
 楓糖看到書中命案現場,便猜中兇器--狙擊槍。
 之後才反應過來,那個時代有狙擊槍嗎?
 書中描述…當時需要特別訂製的槍隻。可以稱此為「狙擊槍的誕生」嗎?XD

 

 諾伍德的建築師
 1、福爾摩斯可以從潦草的字跡推測書寫者是搭乘火車時所寫,甚至可以判斷出書寫者搭乘的路段。
 楓糖也有猜到書寫者是搭乘陸地上的大眾運輸工具,但沒辦法肯定是火車--畢竟現代人還有捷運、高鐵等選擇。

 2、影像紀錄的發達,杜絕「事後栽贓」的可能
 這裡的「事後栽贓」:警方勘驗案發現場後的被人「加料」行為,而非行兇者殺人後的現場佈置。
 在影像紀錄普遍化之前,命案現場的原樣很依賴眾人的記憶。但其實人類的記憶不太可靠,相對容易出現:昨天沒仔細檢查某個區域,今天去看就發現新證據的情形。所以在早期的推理小說中,還會出現需要舉證「新證據」在案發現場出現時間的情形,畢竟「原始證據」還是「加料證據」,對於案情的影響甚大。(題外話2)
 現在命案現場除了到處拍照存證外,也拉出封鎖線,並保留一段時間;應該沒有人會傻到跑去警方勘驗後的地方加料,這樣反而暴露自己是兇手。
 
  
 
 跳舞小人
 這篇楓糖從小就有深刻的印象。
 簡單的說,本篇講的是密碼,26個字母對應26個不同姿勢的小人符號,不同的小人排列組合便成為句子。
 26個字母中,使用頻率最高的是E,接下來為T、A、O、I、N、S、H、R、D、L。但隨著時代演進及語言發展,現今是否仍符合這樣的情形,就不得而知了。
 
 
 修道院公學
 福爾摩斯根本是小型資料庫!因為他反覆研究過42種自行車車胎紋路, 所以他看到痕跡能馬上辨識出品牌!
 本篇還介紹到古時的欺敵之計--幫馬蹄釘上牛蹄鐵掌。(這樣馬兒的腳印就被誤認為牛兒的腳印)

 
 
 
 
 題外話1
 日劇(現代劇)SP「無人生還」係改編自阿嘉莎.克里斯蒂。編劇為了配合原著,巧妙的讓現代科技不起效用--旅客入住莊園時,沒收客人的3C產品,放進保險櫃。
 
 
 
 題外話2
 楓糖看過另一本跟事後栽贓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推理小說:女人等不及了。(作者:賈德諾 Erle Stanley Gardner)
 兇手想事後栽贓,卻被警方反將一軍--進去加料,反而暴露自己是真兇。
 因為當初警方搜索的非常仔細,等同佈下一個陷阱,引誘真兇現身。
 在書中,栽贓地點已經可以被歸類:如果是負責煮食的傭人,栽贓在廚房的瓶瓶罐罐的機率比較高;如果是訪客,浴室的馬桶水箱是常見的選擇。
  

 
  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17 NOV 10 巴塞隆那--畢卡索(蘿莉控)

緊急審訊室(第三季) 重點誤觀後感

2024 JUL 05-06星野渡假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