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NOV 09 巴塞隆那--聖家堂

  
 
 
 
 
 今天一早要從塞維亞飛巴塞隆那 

 
  
 
 
 一早七點的塞維亞機場,因為無人而顯得冷清


 
 
 
 跳過冗長的過程和等待時間,準備登機

  
 
  
 
 有鑑於前幾天團員遺失手機及裡面的重要照片,楓糖很認真在飛機上備份這數天來的所有照片
 
  
 
    抵達巴塞隆那機場



 轉角就能看到zara和Desigual(音似大西瓜)
 
 
  
 抵達巴塞隆那市區時,距離午餐有點小空檔
 莉莉安讓大家隨意逛逛
 大部分的團員都先進入英國宮百貨公司


 
  
 
 現在並非折扣季,也沒有促銷活動,楓糖和貓先生很快就出來亂逛
 對面是加泰隆尼亞廣場







 
 
 
 
 
 除了一般公車外,也有雙層觀光巴士


 
 
  

  
 午餐在舊城區的MELIC DEL GOTIC餐廳用餐


 (谷歌大神表示,MELIC DEL GOTIC是加泰隆尼亞文;簡單說,就是加泰隆尼亞地區的方言)
 

  

 
  
    這家餐廳以燒烤為主,牆上牛頭為裝飾



 
 
 舊城區建築物屬古蹟,根據當地建築法規,極難改建,所以無法增設洗手間。想要洗手間得提早,不然最後大家都在洗手間排隊
 
  


 在等待出餐時,楓糖聽見這家餐廳在播放安立奎的西班牙語歌曲
 並沒有特別喜歡他,但只喜歡他一首歌「dimelo」(英文版:Do you know)
 很開心,有等到這首歌 

 好像整個行程,只有這家餐廳有播放音樂
 
  
 
 
 這家餐廳的菜肴,都是記憶中曾經出現過的味道
 而且還是美好的味蕾記憶

 
 
 
  
 
 這是有肉汁的口感,不會過硬和過柴


 
 
 楓糖不吃巧克力,所以交給貓先生負責

 
 
  

  


 巴塞隆那安排中文官方導遊
 不過莉莉安有事先告知大家,這個官導有點兇,也不是兇,她的本意希望大家能夠準時集合、準時移動,不要互相等來等去,因此對團員的要求會比較嚴格
 後來有幾位團員私下稱她「教官」,原因:要求大家要有紀律
 這是和她的合照 

 
 




 來到巴塞隆那,一定會提到一位建築大師--安東尼.高第
 米拉之家、巴特婁之家、聖家堂、奎爾宮、奎爾公園,這些國際知名建築,都是他的傑作 
 關於大師以及其作品的文章甚多,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尋
 想看照片走這裡
 
 
 米拉之家外面的地磚圖案,取材自海洋生物
 莉莉安和教官都說,如果發現地磚長得不一樣,就表示你走得太遠了,要趕快回來






 楓糖摘錄維基百科,做個簡單的介紹:
 米拉之家建於1906年至1912年間,當時是富豪佩雷·米拉先生(Pere Milà)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 結婚,而請高第設計,因為他非常欣賞高第為巴特婁先生設計的巴特婁公寓(CASA BATLLÓ)。
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4 年將包括米拉之家在內的幾個高第設計的建築列入世界遺產中。
 
 
 米拉之家是高第設計的最後一個私人住宅,它佔地1,323平方公尺,有33個陽台,150扇窗戶,3個採光中庭(2個大中庭,1個小天井);6層住宅,1層頂樓(閣樓),1個地下停車場;共有3個立面;兩個正門入口,一個在格拉西亞大道(Passeig de Gracia)上,一個在普羅班薩街 (Provença)上。




 米拉之家波浪形的外觀,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牆,扭曲迴繞的鐵條和鐵板構成的陽臺欄杆,和寬大的窗戶組成。


 
 
 米拉之家的內部,每一戶都能雙面採光,光線由採光中庭和外面街道進來,房間的形狀也幾乎全是圓型設計,天花板、窗戶、走廊、很少有正方的矩形。
 
 
 

 米拉之家有一些宗教色彩,在它的外牆高處可以看到一個M字,代表聖母瑪利亞Maria;可以看到一朵玫瑰浮雕,代表玫瑰聖母 (Virgen del Rosario / Our Lady of the Rosary),也代表米拉夫人的名子Roser;可以看到一行浮雕的字「Ave - Gratia - M - Plena - Dominus - Tecum」,代表「上帝拯救你,瑪利亞,你充滿恩典,上帝與你同在」。





 米拉之家設計的特點是『它本身建築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來承受,不論是內牆外牆都沒有承受建築本身的重量,建築物本身沒有主牆』,所以內部可以隨意隔間改建。
    此建築的樑柱概念取材於蛇骨 





 
 
 
 當時米拉夫婦出錢建這房子,一樓是出租的店舖,二樓叫「主樓」(Piso Principal),屋頂挑高,在米拉夫婦在世時就住這一層樓,,一樓和二樓之間有一層「間層」(entresuelo),二樓之上有四層樓:三、四、五、六樓,是出租的公寓。
 而頂樓是用來調節溫度、曬衣服用的。屋頂陽台則類似高第的另一個作品爾公園(PARC GÜELL)中似蛇般的長椅,有30個奇特的煙囪,2個通風口,與6個樓梯口,塔狀的樓梯口形狀最大,螺旋梯裡面暗藏水塔。 
 

  螺旋梯外觀,都是瓷磚拚貼




  
     
     不遠處的聖家堂
  
 
 
 
 
 米拉夫婦去世後,這棟建築被賣給一家房地產公司,除原有的出租公寓部分外,房地產公司把米拉之家內原米拉夫婦自住的樓層也改成出租公寓,後於1986 年,米拉之家被Caixa de Catalunya銀行買下來,耗巨資整修,清洗因空氣污染而變黑的門面。現在的一樓是銀行的基金會舉辦免費展覽的場地,提供欣賞內部設計的機會。
 
 
 舉辦免費展覽的場地,這個楓糖沒拍到
 但是一樓除了週邊商品專賣店之外,也有出租店面


  
  
 
 
 乍看之下,美是很美,總覺得米拉之家的格局有點怪怪的…
 此時有團員說道:「老外就是因為沒有風水的觀念,所以才能有這麼多創意!這種房子要是蓋在臺灣,早就被罵死啦!」

 
 你能接受住在格局不方正,樑柱超多,牆壁形狀扭來扭去的房屋嗎?







 這也是大師的建築概念之一,只是楓糖拍照的角度不好
 鐵鍊自然垂下的樣子,透過鏡面的反射,成為建築物的屋頂

 
 


 
  
 
 
    大師根據人體工學製作的椅子



  
 
 
 

    安東尼.高第的雕像

 
 
  
 
 
 
 下一個景點就是大名鼎鼎的
 楓糖可是為了它才來的西班牙啊!
 兩個景點照片放在同一個相簿
  
 
 以下摘錄自維基百科
 聖家宗座聖殿暨贖罪殿加泰隆尼亞語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),一般簡稱為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),是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首府巴塞隆納天主教教堂

 聖家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,因為是贖罪教堂,資金的來源主要靠個人捐款,捐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的快慢,所以至今還未完工,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。雖然該教堂並非主教座堂,但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0年11月7日造訪此教堂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 
 

 現為售票的觀光景點,可想而知,門票收入用來完成及維護教堂本身







  



 

 
 高第終生未婚,在興建聖家堂前,他是個知名的花花公子。在開始興建聖家堂後,他變得像一位修士,除了工作,沒有任何別的愛好和需求。聖家堂是他最偉大的作品,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貢獻在那裡,1925年還乾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,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。
 
 


  


 






 1926年6月7日的下午,高第完成當天的工作從聖家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禮拜,被一輛電車撞倒。當時他衣衫破舊,路人以為是流浪漢,把他送到聖十字聖保羅醫院,並在三天後去世。  同年6月12日,高第的葬禮隆重舉行,前來送葬的隊伍從聖十字醫院一直緩緩地延伸到了聖家堂。高第被安葬於聖家堂的地下墓室。
 
 
 這個教堂的設計帶有強烈的自然色彩,高第以很多動植物的形態為藍本來設計教堂,更以《聖經》中的各個場景在整個建築中如同圖畫一樣逐幅展現,使這個教堂成為每個來訪者都可以讀到的一本天主教教義問答書。














 從高第以後,現在的建築師Jordi fauli已是第四代了,目前,三個立面已建好「誕生立面」和「受難立面」,十八座高塔已建好「誕生立面」的四座鐘塔和「受難立面」的四座鐘塔,還差十座高塔,整個建築完成了將近50%,預計要在2026年完工

 
 
 
 
 
 
 好啦,教官有很認真的講解,但是楓糖對宗教故事沒太大的興趣,會記得的絕對是因為歪掉了…
 以下是個玩笑,如有冒犯請多原諒,或請跳過不要看
  
 
 耶穌背著十字架,要被處死那天,有個女孩覺得這個人太可憐,用自己的手帕(還是頭巾?)幫他擦臉,沒想到耶穌的臉印在那塊手帕上,後人覺得這是神蹟
 楓糖os:原來耶穌的妝這麼濃~  
 

 
 

 
 
 高第的大學校長頒發畢業證書給他時,感歎道:「真不知道我把畢業證書發給了一位天才還是一個瘋子!」
 楓糖覺得:在當時,他應該是瘋子中的瘋子;但隨著科技的提昇,才會發現他是天才中的天才


 其實楓糖照片拍得不多,都在拍影片…不過攝影的能力比拍照還不怎樣><
 
   
 
 
 
 
   接下來補充一下
   在移動的時候,發現西班牙的斑馬線是區域型


  
 
  
 
 
 有些人會在陽台上掛著加泰隆尼亞的星旗

 
 相較之下,馬德里多半是掛西班牙國旗
 有時候一整排公寓大樓中,有西班牙國旗也有加泰隆尼亞星旗…楓糖就會覺得:掛星旗的是獨派,掛國旗的是統派XD
  
  
 
 
    這樣的表現方式…在臺灣大概只會在飾品上看到
    到西班牙竟成了招牌
  
 
 
 
    鑄鐵藝術不是只出現在陽台
 
 
   
 
 
    這是Loewe的全球旗艦店 



 
 教官有很認講解這些構成元素代表的意義,但是楓糖已經忘光了 
 
 
 
 
 這裡其實是名店街,往回走沒有多久,就來到巴特婁之家
 

 









  貓先生考慮了一陣子後,還是放棄進入
 
 
 
 
 
  
 只是想拍下當時的氛圍,就這樣慢慢散著步,天氣也就這樣慢慢變暗 


 





 
 
 拚貼的膠囊咖啡






 
 
 
  
 
 
 
 
 所有的櫥窗都想盡辦法吸引路人的注意 



 
 
 
 
 
 
  
 
 
 看到這個品牌,腦海會響起一首歌:Versace on the floor~

 
 
 




  接下來是晚餐時間
  沙拉和麵包就不多做介紹






   炸魚




  現炒的西班牙炒麵



 麵剛端上來時,楓糖心想:「這是哪來的醬油炒麵?」
 但嚐了一口之後,這個味道又跟醬油差了十萬八千里

 或許是期待醬油味的關係,這盤炒麵對臺灣人而言恐怕稱不上好吃



 有兩個演奏者進來賺小費


   
 
 



    這是今明兩晚的飯店
 不用太複雜就很有fu







  一般般的吧台






 楓糖不知道這是啥玩意兒,貓先生猜它是手機喇叭

  



 楓糖一路上都為各式各樣不同造型的水龍頭而讚嘆著



 今天先到這,晚安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17 NOV 10 巴塞隆那--畢卡索(蘿莉控)

緊急審訊室(第三季) 重點誤觀後感

2024 JUL 05-06星野渡假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