雕刻人骨 重點誤讀後感
這是一本以法醫為主角的推理小說
本書作者比爾.巴斯博士,其工作地點為「人類學研究機構」,而這個地點有個廣為人知的名稱「人體農場」--是的,就是派翠西亞.康薇爾(小說女法醫史卡佩塔系列作者)的書名「人體農場」。
巴斯博士在書中自嘲:就像莎士比亞說的,玫瑰就算不叫玫瑰,香味依舊芬芳;人體農場就算換了名字,腐臭味還是揮之不去吧。
儘管已經是十年前的書籍,書中有個東西的科技還是讓人驚訝--電動骨鋸。它的細齒刀片效率極高,可以在一分鐘之內把顱骨的上半部削去,但假如你不小心讓刀削過指尖,你只會覺得癢癢的,而且皮膚一點傷也不會有。(那年代應該沒有人工智慧吧?)
接著這個是書中一個角色所提及。這個角色很享受搖椅的樂趣,她說:「我媽媽經常這麼說,搖一搖,搖掉你的煩惱。」
看來有這個觀念的人不只這麼一個,因為有首歌的歌詞是這麼唱的:
Baby, I'm just gonna shake, shake, shake, shake, shake
I shake it off, I shake it off
(這是一個很妙的片語,shake it off=甩掉它,而非搖掉它)
最後一個重點:大人和小孩的指紋有何不同?
當然不是什麼形狀大小啦、每個人的指紋都不同這種答案
大人的指紋是油性的,而小孩的則是水性的,因為小孩還沒經歷青春期,身體分泌油脂的腺體還沒有發揮作用,而水分是會蒸發的,於是指紋也跟著消失了。
(小孩子的案件會很難查,因為線索很快就揮發)
留言
張貼留言